易 学 史 浅 说
福建泉州:梁祖锋

摘要:古代易学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主要阶段:(1)上古至先秦易文化阶段。"易历三古人更三圣"中有二圣即伏羲,这个时期的易文化有东夷文化、邹鲁文化背景。(2)经学阶段。作为经学一部分的易学从汉到清出现了汉易、晋易、宋易三大系统,产生了郑玄、王弼这样的大家。

关键词: 易学史 易文化 经学

一、上古至先秦阶段
1.上古阶段
这个阶段易文化在山东发源,伏羲画八卦有东夷文化背景。中国的文化虽属于炎黄二族,但主要属于炎族,即夷族文化;欲求远古夷族文化,其中心就在山东。关于八卦起源问题,是易学争论的主要焦点之一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中就提到的就是关于八卦起源的较早而又影响最大的说法 "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,仰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,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"认为八卦乃伏羲所画。而司马迁、马融、王充、徐干等,尊伏羲画八卦之说,此说直至今日仍有很大影响,这绝不是偶然的。从一般社会历史条件来看,古代在历史上传说伏羲氏画八卦的事情,多少是有根据的。伏羲乃以畜牧为主的原始社会时的传说人物,八卦萌芽于此时,不无可能性。肯定八卦为可以通神明的、经过身历目击的观察而得到的认识成果,也是合理的。这种仰观俯察的认识方法符合古代认识的实际,八卦来源于原始社会中人们感受最深的自然现象,也是很可能的。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代表自然力的神的崇拜,产生了八卦这样用于占卜的标识符号,确为一种合乎情理的解说。另一方面,从东夷社会特殊的条件来看,伏羲作为东夷酋长和巫师画八卦是完全可能的。
2.先秦时期
《易传》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。公元前770-前221年,中国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,这个时期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。德国现代思想家卡尔·雅斯贝尔斯曾这样说过:"以公元前500年为轴心--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--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地或独立地在中国、印度、波斯、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。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上。"可以说,这个时期的《易传》规定了中国易学展开的基本命题,也规定了中国易学思想发展的基本路向。一方面,《易传》把《易经》本身所蕴含的义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。《易传》的产生,标志着它将一套深邃的阴阳哲理思辨和社会伦理学说注入了《周易》,对以占筮迷信为基本特征的《周易》起了"脱胎换骨"的作用,《周易》由此成为以原占筮框架为形式,以深层阴阳哲理思辨和社会伦理学说为内容的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。另一方面,《易传》也是一部占筮的理论著作。《易传》虽然是一部哲学著作,但它毕竟是解释《易经》和筮法的,又同占筮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
二、经学阶段
这个阶段可以划分为两汉时期、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、宋元明时期、清代四个小阶段,现简述如下。
1.两汉时期
这个时期属汉易系统时期。汉易的主要特征是注重象数以卦气说解释《周易》原理。
这个时期易学就其学风言代表了两种主要倾向:一是以孟喜、京房为代表的官方易学,宋人称之为象数之学,乃汉易主流。其特点是:以象数解说《周易》经传文,以卦气说即以六十四卦配日、侯、节气,解说《易经》原理;利用《周易》讲阴阳灾变。
东汉时期的易学,是沿承西汉易学的轨迹而发展的。其中对费氏易学的传承较其它各派为盛。包括易学在内的郑学在当时享有很高声誉,有'纯儒'之称。当时学者冲破家法之繁杂,皆师其学,传其《易》,众论皆归郑,故郑氏易学成为当时易学之正宗,统治了中国学术界。……郑易的问世,结束了西汉以来易学各自为派,相互攻击的局面,标志着当时易学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"。可以说,郑玄的学说是两汉易学发展的最高成果。
2.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
这个时期属晋易系统时期。晋易的主要特征是一扫象数,专讲义理,以老庄哲学思辨诠解《周易》。晋易自魏晋兴起,影响波及唐宋。唐代孔颖达等所编定的官方经书《五经正义》选的就是晋易的代表人物王弼的注解本,也就是玄学化的"易学",并收录了许多玄学家的言论。
《周易》所包含的义理,摒弃汉儒灾异说、谶纬说,从而开创后世以义理说《易》的先河。一方面,王弼对古文经学派解易风气进行了阐发。一是以"取义说"解八卦、六十四卦及其卦爻辞,有意识地排斥取象说,这在古代易学史上是一次思想解放。二是提出"一爻为主"说,即卦的意义主要由其中一爻之义决定,说明一卦之象同其爻象、卦辞与其爻辞之间的联系。由于寻求事物所以存在的根据,就把两汉易学中的哲学问题,从宇宙发生论引向了存在论的讨论。
再看南北朝时期易学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所谓郑王之争,内容涉及关于《周易》的宗旨、关于言意之辨、关于易象的性质,关于太极之辨,可以归之为玄学派和象数派的论争,丰富了当时哲学的内容,而且促进了两大流派的相互吸收和整合的倾向。
3.宋元明时期
这个时期属宋易系统时期。宋易的特点是不追求对《周易》经传的文字训诂,注重因经明道,以探求易理为基本特征。宋易的这个特点把它同汉易、晋易区别开来。宋易形成于北宋,一直延续到清初。

参考文献:
[1]杨亚利.孔子作《易传》述论[J].山东师大学报,2002,(6).
[2]田汝康,全重远.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[M].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1982.
[3]司马迁.史记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97.

 

作者:梁祖锋
系:泉州市道教协会会员
泉州市远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